第十章
群狼共舞——克裏米亞戰爭史 by 書吧精品
2018-5-26 06:02
濃霧使雙方都不能準確評估戰場形勢,雙方指揮官都無法下達適當的命令。戰鬥變成小規模的遭遇戰。雙方士兵都被濃霧中莫名其妙飛來的子彈射殺,特別是行進中的俄軍。英軍彈藥桶受潮導致大量步槍無法射擊,雙方在壹些地方發生白刃戰。俄軍火炮已經被拉上謝爾山,開始準確轟擊霍姆山脊的英軍第2師營地。法軍博斯奎特將軍趕到英軍陣地問英軍是否需要增援。拉格倫謝絕了,因為濃霧使得戰場形勢不明,他還無法判斷俄軍的主攻方向,他決定讓法軍隨時待命在需要的時候增援因克曼或者巴拉克拉瓦。英軍第2師指揮官彭尼法瑟準將指揮得當,他不斷增援前沿哨所,使得俄軍進攻被割裂為許多分散的遭遇戰。盡管如此,俄軍還是不斷取得進展。俄軍炮兵無情的肆虐英軍的營地,索莫諾夫和保羅夫的軍隊已經快合流了。英軍很多陣地彈藥開始緊張,幾個受重創的索莫諾夫的步兵團撤退後,10000新到的俄軍從謝爾山出發向英軍進攻。霍姆山脊東北方有兩個英軍前哨陣地,工具(KITSPUR)和沙包(SANDBAG)陣地,這裏的戰鬥非常激烈,俄軍數次被子彈和刺刀擋了回去。最後,俄軍終於拿下工具陣地,英軍第1師近衛旅被迫撤退,師指揮官劍橋公爵的坐騎也被擊中。法軍的壹個團趕來擊退俄軍拯救了撤退中的英軍。
到了9點,雨終於停了,霧開始散去。戰場情況開始明朗,坦蘭堡將軍的6000俄軍正以梯隊進攻霍姆山脊,而聯軍只能集合3000人應對,此外俄軍還有大量預備隊。俄軍炮兵利用視線轉好開始轟擊拉格倫的指揮部。拉格倫幕僚斯特朗維將軍被炸斷壹條腿,拉格倫的副官懇求拉格倫撤退到安全地帶。戰鬥進入高潮,第2師、第4師和近衛旅都已投入戰鬥,英軍已無後備力量可以派遣。前線部隊已經筋疲力盡,彭尼法瑟策馬於各陣地大聲命令士兵堅守崗位。
英軍傷亡慘重但俄軍還在源源不斷的開來。10至11點間,拉格倫召喚法軍立即支援。博斯奎特立即下令法軍3個步兵營跑步前來增援。近衛旅的冷河步兵團協同新到的法軍通過白刃戰將俄軍趕出工具陣地。這時,2門18磅攻城重炮被拉上霍姆山脊轟擊謝爾山俄軍陣地。俄軍陣地很快被摧毀,炮火也虛弱了很多。12門法軍火炮加入進來繼續轟擊,俄軍在炮火和壹只由第4師和輕裝師部隊組成的英軍反擊部隊打擊下開始潰退。中午12點至1點之間,坦蘭堡將軍鑒於俄軍傷亡異常慘重沒有通知他的上級緬希科夫親王就下令撤退。俄軍由瓦拉迪米爾團殿後,有組織的撤出戰場,因克曼山脊被聯軍占領。法軍卡洛波特拒絕追擊,因為他知道英軍已經筋疲力盡,即便法軍繼續增援英軍,英軍也不可能擴大戰果。
參戰的40000多俄軍傷亡10729人,其中包括6個將軍和256名軍官。英軍士兵死亡597人,1860人負傷;39名軍官陣亡,750人受傷。法軍士兵死亡130人,750負傷;軍官死亡13人,負傷91人。從陣亡者的表情看,很多英軍死於白刃戰。按慣例,受傷的人被後送到君士坦丁堡附近的斯庫臺裏。但很多傷員死在路上和醫院裏。拉格倫被授予陸軍元帥,博斯奎特被授予軍團榮譽勛章(LEGIONOF
HONOR)。對塞瓦斯波托爾的直接攻擊又被推遲了,戰鬥暴露出的壹個嚴重問題是野戰通訊不足。緬希科夫親王受到壹封來自教會的信譴責法軍搶劫了壹座俄國教堂,這是戰鬥後的壹個小花絮。
因克曼的戰鬥是俄軍最後壹次大規模試圖解圍的戰鬥。俄軍的戰鬥計劃很有雄心,選擇大雨之夜開始進攻也出其不意,下雨同時限制了聯軍的步槍優勢。在戰役開始對俄軍十分有利,但總司令緬希科夫沒有考慮到地形特點,並且低估了膛線武器的優越性,並且以密集戰鬥隊行與之徒勞的進行戰鬥,步兵不會以散兵隊行作戰,造成俄軍的巨大傷亡,可見俄軍的技術上的差距最終導致戰鬥失利。俄軍表現很英勇,這不足以抵消米尼步槍可怕的殺傷力。聯軍方面英軍在打擊後更加處境不妙,法軍將在以後的攻城戰鬥中承擔大部分任務,致使英法聯軍無力執行總攻塞瓦斯波托爾的作戰計劃,而轉如曠日持久而又艱難的冬季圍攻。
因克曼之戰後,英國國內鑒於傷亡巨大而反響強烈,政府成立壹個委員會來調查前方情況並評估是否需要攻占塞瓦斯波托爾。委員會成員觀點各異,有的主張立即進攻,有些則幹脆主張撤出克裏米亞。引發爭議的關鍵是俄軍已經鑿沈了黑海艦隊,英國已經達到攻擊塞瓦斯波托爾的目的,剩下的就是是否追求令人信服的勝利的問題。委員會最終決定讓英軍在城外高地固守待援,度過1854年的冬天。對於前線英軍來說,這意味著不管能否得到充分的補給,軍隊要靠自己的努力熬過冬天。11月4日,壹場風暴光臨克裏米亞半島,皇家海軍艦隊損壞嚴重,英軍在巴拉克拉瓦的港口也無法接納運輸船只進入。英軍營地的帳篷被撕成了碎片,補給品被刮的不知去向,部隊饑寒交迫。在`巴拉克拉瓦,補給品並不缺乏,但軍需部門無力將這些物資運到前線的高地,因為沒有足夠的草料餵養運輸用的牲口。騎兵的馬匹也因為缺乏草料甚至相互吃尾巴。法軍的情況要好於英軍,因為法軍補給港的條件好於英軍,風暴造成的損失較小,而且法軍前線離港口距離不遠。巴拉克拉瓦戰鬥的失利導致沃龍佐夫大道的丟失,如果沃龍佐夫大道還在聯軍手裏的話,補給問題將大大減輕。11000聯軍士兵整日忙碌於從巴拉克拉瓦到前線營地之間的補給運輸,他們沒有工具,只能靠人力背負。有些夜裏,整個英軍陣地上只有300人參與警戒。直到1855年1月,壹條7英裏長的鐵路建成,巴拉克拉瓦的補給品特別是藥品直接送到了前線的高地上,補給危機終於減輕了。英軍運輸船隊的指揮官海軍上將鮑瑟也飽受職責。此君坐鎮君士坦丁堡,根本不知道前線到底需要什麽,結果很多運輸船返回君士坦丁堡時貨物被拒收還留在船上。巴拉克拉瓦的碼頭也是壹片混亂:面粉從編織袋裏散落出來,彈藥箱、木頭、火藥桶和腐爛的肉制品胡亂堆放在壹起。還有壹個醜聞被倫敦的新聞界捅了出來:盡管整個冬天士兵們痛苦異常,但軍官們卻躲在海上的軍艦上過著舒適的生活。
因克曼之戰後前線只發生了壹些小的戰鬥。1855年1月10日,俄軍對巴拉克拉瓦發動了壹次小進攻。1月17日,俄軍攻擊了由土耳其軍把守的耶夫帕托利亞,那裏是聯軍最初登陸的地方。這些進攻都沒有取得成果。1月26日,撒丁王國對俄國宣戰,並派兵15000人到克裏米亞。撒丁首相加富爾認為此舉有助於法國在奧屬意大利問題上支持撒丁。此時英國國內對阿伯丁政府批評加劇,導致阿伯丁政府於1月31日垮臺。2月5日,強硬派帕麥斯頓勛爵組閣上臺。他立即命令聯軍發動進攻。2月20日,聯軍在徹那亞河發動攻勢,但因暴風雪而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