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

臊眉耷目

都市生活

漢初平元年,壹名身穿青色襜褕,頭戴束髻冠,年約十七八歲的年輕人正站在宜城之外,望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八十六章 徐榮與龐德

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 by 臊眉耷目

2022-9-19 22:31

  徐榮這個人,劉琦前世時就多少知道壹些,他後來穿越回了東漢末年,在荊州大批量的組織斥候和探子之後,劉琦也根據手下人的情報對董卓本人包括他麾下的諸將們有了諸多的了解。
  至少董卓麾下的主要將領們,劉琦基本已經掌握了他們所有人的履歷。
  董卓麾下大部分的將領都是涼州人,而他的嫡系也都是涼州人,唯有壹個人非常特殊,那就是出身於幽州玄菟郡的徐榮。
  身為幽州人,能在董卓的麾下坐到和李傕、郭汜等人幾乎持平的位置上,這當中必然是有原因的。
  因為董卓在涼州起家,他所依賴的就是涼州系軍人,這在壹定程度上而言,也是政治互補,董卓用涼州人為羽翼,去做他想幹的大事,但同時涼州系人在他的麾下鐵板壹塊,不容外人見縫插針,堅決守護自己的利益。
  董卓也深知涼州軍人在自己麾下的重要性,因此也壹直不曾打破這個鐵律。
  但什麽樣的人是例外?
  要麽是極有能力的人,要麽能給董卓帶來巨大而利益的人。
  就拿呂布舉例,自打這個並州軍佬加進入了董卓的麾下之後,就不斷的受到李傕和郭汜等涼州系軍閥的排擠,但卻壹直屹立不倒,因為什麽?因為董卓自己控制不了丁原的並州軍,他沒有這個威望和實力,只有呂布能!
  所以,他必須要扶持呂布,哪怕是李傕和郭汜對此不高興,他也必須這麽做,所以說董卓扶持西涼系以外的呂布,是因為利益。
  那徐榮呢?
  根據劉琦所得到的情報,董卓麾下主力兵將的組成部分並沒有幽州人所組成的獨立軍團,基本上是以涼州人、羌族再或是並州軍士所組成的,而且徐榮若是有能力從幽州帶出數以萬計的軍隊,他也大可沒有必要背井離鄉跟著董卓在涼州晃蕩。
  玄菟郡屬於幽州邊境,山高皇帝遠的不行,徐榮在自己的故鄉割據壹方不香麽?而且他就算是真能從遼東帶大批量兵源給董卓,怕是當時的遼西令支大族公孫氏也不會輕易放他離去的,所以從哪方面來來看,徐榮都沒有能力像董卓壹樣給董卓帶來兵源——不現實。
  所以說,徐榮之所以被董卓任用,完全不是因為他在幽州的勢力,即使他在當地有些名望,但對董卓而言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由此推斷,徐榮能夠在董卓的麾下站住腳跟,壹是因為他有能力,二是他很早期就跟隨了董卓,屬於嫡系。
  那徐榮是什麽時候投奔董卓的呢?
  劉琦麾下的探子給了他壹個準確的消息。
  徐榮是在延熹九年,也就是距今的二十七年前,投靠到了董卓的麾下。
  而徐榮投入董卓麾下的契機,是鮮卑人入塞,與羌叛聯合,朝廷以張奐為護匈中郎將,平定幽、並、涼三州叛亂,而身為羽林郎的董卓,則是成了為張奐麾下的軍司馬,開始在邊郡戰爭中嶄露頭角,而此時此刻,也正是董卓最需要組織壹支屬於他班底人馬的時候。
  而當時在幽州,有壹定勇烈名氣的少年徐榮,則是因為想要靠軍功出頭,從而投入到了董卓的麾下。
  這壹待,就是將近三十年。
  徐榮今年四十四歲了,跟黃忠差不多大,可以說算是壹名老將了。(徐榮跟公孫度是舊識,而公孫度在建寧二年當上的尚書郎,由此即使按小了算,徐榮現在的年紀也最少得奔四十五。)
  歷史上的他,曾在梁東擊敗過孫堅,同時在汴水打敗過曹操和鮑信,可以說戰績不俗……當然,後世也有人說曹操當時屬於初出茅廬,打敗過當時的曹操兵不能證明徐榮有多厲害。
  這點確實無可厚非……但拋出打敗曹操的戰績不說,可孫堅本人當時是憑借軍功被封了侯的。
  在大漢朝,憑借軍功被封侯,這當中的艱辛和難度,後世人是完全沒有辦法理解的,畢竟當時的社會情況,是經學士族掌天下之舵。
  胡軫,呂布,包括董卓親自出馬,都被孫堅打敗了,唯獨老將徐榮在梁東壹戰讓孫堅的豫州兵全線潰敗,或許這裏面有壹些客觀條件,但也足矣說明這位有著二十七八年軍旅經驗的老將不白給。
  劉琦問通報的軍卒道:“徐榮如何請降的?”
  那士卒道:“徐榮派人向劉府君送來了降書。”
  劉琦揮了揮手,道:“讓那使者進來。”
  少時,卻見那使者奉命來到了劉琦的面前,向他呈遞上了徐榮的降表。
  劉琦打開降表,大感看了壹遍之後,奇道:“如今天子已經下詔,赦免了董卓余黨,並各自封官,令爾等在關中駐守,妳家徐將軍如今既已非叛臣,那為何要降我?”
  那使者道:“徐將軍久仰劉益州大名,傾心相投,誠心歸順,別無他意。”
  劉琦揚眉道:“我想跟妳家徐將軍見上壹面。”
  那使者聞言忙道:“劉益州這是答應我家將軍的請降了?”
  劉琦擡起了壹只手,道:“不!我可沒有答應,妳家徐將軍就這麽隨意派個人來,送壹份降表,我如何知道他是真降還是假降?我荊州也不是什麽人想來就隨隨便便可以來的……想入荊州,讓妳家徐將軍親自來見我壹面。”
  “這、這個……”使者聞言有些猶豫。
  劉琦卻很是自然地道:“我已經下令,三軍整裝待發,三日之後便啟程回返漢中,妳回去告訴妳家徐將軍,若是真心想降服,也只有這三日的時間了。”
  那使者還想說些什麽,劉琦卻壹揮手,讓人將他給請出帥帳了。
  隨後,劉琦依舊是按部就班的,命三軍收拾輜重,按既定的時間準備向漢中郡進發。
  又過了壹日,徐榮沒有等到,但是劉琦卻等到了另外壹人。
  正是馬騰麾下的龐德。
  龐德壹見劉琦,當即單膝下跪,要緊著牙關對劉琦道:“龐德走投無路,今日特來相投,若劉益州不棄,德願為益州麾下壹馬前卒,甘為益州執鞭墜鐙。”
  龐德前來投效,早就在劉琦的意料之中。
  強賓不壓主,功高震主……這些老祖宗給後人留下的詞匯,都是經過了千年時間的驗證,才能壹代壹代的傳下來的。
  龐德被劉琦捧到了臺前,力壓涼州諸豪,包括他的少主人馬超,戰事緊急時,眾人不會說什麽,大家鐵板壹塊,共同對外……
  但是戰事壹旦結束,以馬超的暴烈秉性,怕是就會開始秋後算賬了。
  特別是龐德與西涼軍最後壹仗,率領聯盟軍追擊董卓軍,中了彼之埋伏,遭到了重創。
  這場仗,如今就成為了以馬超為首,還有程銀、李堪、楊鋒等壹眾豪強落井下石的把柄了。
  試想龐德如何能堅持的住?
  這個時代,上層與上層之間的關系就是這樣,用妳為將的時候,妳做什麽都是功績,但是當戰事過去,妳犯過的錯誤,全都會成為別人攻擊妳的把柄,而且很多甚至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所以說,不論在什麽人麾下做事,功高蓋主最是要不得。
  龐德很年輕,有些事他不明白,即使明白了,也已經晚了。
  他的心裏憋屈啊。
  劉琦命人取來了酒壇子,在帥帳內給龐德倒了壹爵,然後遞送到龐德面前,道:“令明,劉某人這幾日壹直都在跟王太傅他們商量遷都的事,實在是無暇顧及妳身上發生的事,但劉琦雖然不知道妳身上發生了什麽,但我能想象得到,似妳這樣的忠義之人,居然肯主動前來轉投於我,這當中需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劉琦沒有什麽言辭能夠安慰於妳,只能陪妳壹醉解千愁,來,我陪令明共飲壹夜!”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