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鄉村生活

名窯

都市生活

  看個流星,砸破頭,無緣無故成為有房有地小農民。   吃穿不愁,找老婆。   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9章 上了大新聞

極品鄉村生活 by 名窯

2018-8-2 12:09

  周末陸陸續續來了二三十城裏人,開車的居多,李峰桃林裏這邊就停靠了三四輛車。趙教授壹家三口,開著的小型車,壹輛商務車,竟然還有輛寶馬七系。
  李峰圍著看了壹圈暗暗吞了吞口水,這邊趙建國領著妻子,女兒,拿著觀鳥鏡,沿著山路去了水庫。院子裏幾個老人,趁著天氣好,被林穎邀請壹起看白鶴,幾人來了不少天,卻沒見著象征長壽,吉祥仙鶴,成老昨天還有些遺憾。今天真好,太陽光經過雨水洗刷淡了些,走在樹木藤條架設的天然涼棚下倒是不怕熱的。
  李峰送走趙教授壹家,進屋把昨天準備的桃子裝進籮筐,放在桃林入口處,走過路過,口渴了可以吃壹個,至於西瓜,怕招惹了螞蟻,蜜蜂,沒切開,來人再說。西瓜是李峰早上陪著父親李山摘了幾十個現在放在院子裏。
  這邊想著林穎早上說的話兒,李峰從老院子裏拿來自己的毛筆,壹塊木板,寫上幾個大字“免費試吃。”上次自己擺在桃林外,人家城裏人楞是沒人動,李峰還奇怪著,今天壹聽林穎說,這才明白過來。
  這些周末過來觀鳥,人人手裏握著觀鳥鏡,林穎在邊上看著,頗為驚訝,這些觀鳥鏡可不便宜。施華,德國蔡司、徠卡,人家這可都是上萬玩意,林穎自己喜歡,查了不少資料,買的是施華,壹萬五,要知道隨便壹個鏡頭可都是四五千。再說了過來觀鳥,多是做些研究,退休老人,或是像是趙建國這般教授,上次過來的大學生,不僅素質高,口袋裏也不差這點錢,人家怎麽可能隨意拿妳的東西吃。
  這邊弄明白,李峰苦笑搖頭,自己怎麽忘了,過來不是村裏村外鄉親,走路渴了,摘壹個西瓜,桃子解渴,這些習慣,人家城裏人可沒有的,自己在北京幾年竟然忘了。
  李峰忙完這些,拿了本書書,看著,倒上壹碗百花酒,小品。人生有酒,得閑處、便合開懷隨意。況對壽、龜仙鶴舞,猶直壺天壹醉。蠶竹山村,桃霖院落,立夏明朝是。樽前回首,去年五月十二。依舊桃林吟窩,竹臺書隱,心事無懷氏。
  電腦裏淡淡琴聲,頗有些高山流水,微微躺在,懶洋洋太陽光鋪在身上。
  “這邊請,小寶在嗎?”李福奎引著幾人走進桃林,李峰忙站起身來,讓進院子。泡好的茶,給幾人倒上,李峰頗有些疑惑,這些人是那個電臺的,看著扛著攝影機的幾位。
  “不忙,這次我們這次過來是想采訪壹下,妳發現丹頂鶴的過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揮手,讓準備拿桃子的李峰坐下有事說。
  “小寶,這位是省臺的劉記者,妳坐下好好說。”李福奎起身抱著壹個西瓜在水池邊清洗,進屋拿著菜刀殺開,讓給幾人吃。“嘗嘗,這瓜在我村可是頭壹份。”李福奎可是壹點沒客氣,幾人看著人家讓的實在,意思壹下咬了壹口,眼睛壹亮。涼涼淡淡甜味,帶著壹絲清香味,這瓜西瓜只有八分熟,李山怕人家買回去壹路顛簸,多是摘得八九分熟的,十分不多,自家吃,或是招呼來客。這邊李福奎不知道,不過甜味少些,倒是頗和男人味道。
  “不錯,土肥?”劉記者吃了壹口,贊嘆壹聲,純正西瓜味,好長時間沒吃到了,有些小時候味道。
  “是啊,西瓜吃肥力,我家今年上了三大車。”李峰淡淡壹笑,嘴上不說,心裏頗為得意。看著邊上幾位師傅壹會壹塊瓜進了肚,與剛才推辭,小心翼翼意思壹下相比,這會子顯得真誠多了。
  “這瓜不太熟嘛,妳摘得還是妳爸摘得。”李福奎吃了幾口,看著有些泛著白色的瓜瓤問道。
  “我爸,這些是打算賣出去,我爸怕太熟了,人家路上顛簸,破了,熟瓜在竹筐裏。”李峰郁悶,我還沒說,這瓜就破了,這都吃了大半,妳說這些做什麽啊。
  “沒事,這瓜不錯,淡淡甜味,正適合,壹會走的時候我也買幾個帶回去給家裏人嘗嘗。”劉記者擺手,心裏頗為李峰父親為人贊嘆,山裏人真是樸實啊。
  “妳這孩子。”說著李福奎從竹筐裏抱出壹個洗好的瓜,殺開,瓜瓤紅如血,瓜子如墨玉,水珠沙沙的,沙瓤熟瓜,李福奎三兩下,切成八大塊,每塊壹斤多。“大家吃這個,絕對甜。”
  “不用,太客氣,李書記。”大老爺們雖說肚皮不小,可這剛吃了壹塊,再來壹塊,剩下實在吃不下了。
  正好,林老幾人回來,壹人壹塊,短短十多分鐘,地上已經引來了不少螞蟻。引得劉記者嘖嘖稱奇,直說這瓜好。
  李福奎心裏打算壹會人家走的時候送幾個瓜,怎麽說為了李家崗做宣傳不是。
  吃了瓜,幾人倒是熟悉了,聊起天,至於采訪的事,幾人似乎忘了。李福奎暗暗著急,又不方便說,生怕惹得人家不高興。
  “行了,各位師傅,吃飽幹活了。”劉記者頗有些山東大漢的風範,幾位師傅趕緊假期工具,采訪開始,李福奎有些緊張,這邊靠著李峰,小聲“小寶,我看,我就不上了,林姑娘妳們倆說道說道。”
  “大伯這怎麽行啊,妳可是李家崗書記。”李峰看著平時頗為威風的大伯,這會子額頭冒著汗珠子,緊張兮兮,心裏暗樂。
  “這個,妳看要不是妳代我說兩句,這事。”李福奎看著黑乎乎的鏡頭,心裏沒來由的發怵,自己在山裏排不上名書記,要上省電臺上新聞,這個有些做夢壹般。
  弄到最後,人家劉記者看著急了,寫了紙條,好在李福奎還認得幾個字,頗為認真整理了壹下衣服,照著紙條念了幾遍,頗有那麽回事。
  李峰簡單說了自己發現的過程,當然作為現在保護區的主任,又是大學生村官,林穎照樣上前說了幾句,不過讓李峰流汗的是,這丫頭三句不離環境保護,這啥都成習慣了,以後找老公不知道是不是先看看是不是野生的,夠不夠環保。
  采訪結束,劉記者收拾東西要回去,李福奎看著時間,十壹點多了,怎麽說也是不讓。中午在桃林這邊在院子裏擺上桌子,李福奎,李山,幾位老人,加上幾位記者,這會沒用八仙桌,李峰買的圓餐桌拉了出來,十來個人坐著正好。
  李峰幫著張蘭打下手,林穎本來過來幫忙的,誰知道洗個魚,手割破了。李峰在邊上看的壹頭黑線,這丫頭完全是不懂,算了,去吧。“紅藥水在我房裏書桌抽屜了。”昨天鯰魚,做了湯盆子鯰魚豆腐。紅燒壹條鯉魚,爆炒黃鱔段,加了不少紅椒,花椒,味道極其誘人,加上泉水養出的黃鱔,柔嫩骨脆,吃的幾人擱不下筷子。
  幾個小菜也頗為出彩,綠豆芽拌粉絲,粉絲是前些天李峰去看外婆帶回來的,純正手工紅薯粉下的。粉絲用溫水刨開,在開水鍋裏煮軟,綠豆芽是自己下的,嬌嫩,除了豆皮,在開水過壹遍,保持脆生。
  胡蘿蔔絲,加上蔥絲,蒜末,醬油,點了點香油,最後照例撒上香菜末,李峰伸頭看了看外邊,捏了嘗嘗,被包紮好回來林穎這丫頭看著正著,很是不屑的瞪了壹眼。“嘿嘿,嘗嘗鹹淡,要不妳試試?”
  “哼,阿姨我幫妳端菜。”林穎懶得理這人,跑到張蘭身邊笑著說道。“不用,不用,妳坐下吃,怎麽能讓客人動手,有小寶在這夠了。”張蘭這會子正在做湯,連連擺手。
  “我看妳還是算了吧,倒時候把手燙了還是小事,打破了湯碗,人家可就吃不到了。”李峰裝盤,點了些陳醋,花椒辣椒油,齊活了。
  “妳,阿姨,妳看這人。”林穎氣的發抖,這人,自己有那麽差嘛,再說燙了手算是小事嘛,只想著關心碗裏吃的,吃貨,不對,賴貨,不對這人就是壹無是處,而且變態。“小寶,怎麽說話,小穎別理他,這麽大人了,嘴還是那麽貧。”張蘭瞪了兒子壹眼,人家怎麽說是客人,雖然每次幫忙都是幫著倒忙,可這說出來,不讓人難看嗎?
  李峰懶得理這人,開始拉水蘿蔔絲,這些是去年深秋李山埋在地窖的,這幾天李峰扒了些,還水嫩的。蘿蔔絲下酒菜,山裏人最是喜歡,也最是便宜的東西,幾塊人家給妳壹蛇皮袋,八九十斤,這些是不會過稱的沒必要,鄉裏鄉親,沒到蘿蔔豐收,沿著山路每家壹袋子。呵呵,去年,李山家弄了四袋子,人家過來了,妳總不好意思拒絕吧。這壹來二去,三四家,弄得最後李山哭笑不得。
  李峰這會子做的是雙拌蘿蔔絲,水蘿蔔,胡蘿蔔,兩樣拉成絲,不需要過開水,直接加鹽,揉出水,讓蘿蔔絲軟下來。這才放調理了,吃著清脆,李峰涼拌手藝還真沒說的,加上邊上已經四個菜了,皮蛋豆腐,藕片黃瓜。
  開始四道開胃小菜,絕對是下酒的佳品。“味道不錯,呵呵。”李峰試了試故意說的大聲些,讓林穎聽見。
  “哼。”林穎冷哼壹聲,心裏大罵吃貨,看著張蘭,只能在心裏嘀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