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浙東匹夫

歷史軍事

中平四年(187),二月初壹,中山治所盧奴縣。 朔日的夜晚,月球正運行在地球與太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97章 策劃對曹賊的最後壹戰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by 浙東匹夫

2022-2-19 20:45

  章武四年最後這半個多月,就在劉備組織朝議討論土地交易強制登記制度、以及進壹步組織群臣學習《儒法論衡》這壹官方意識形態這些事兒中,悄無聲息地渡過了。
  諫議言官彈劾丞相家人“沽恩市義”的插曲,實在都算不上壹件什麽大事兒,只是鬧騰了區區幾天,就被揭過了。
  說來也是可笑,那幾個跳出來指責李素的家夥,還偏偏都是近年來剛剛爬進官場的年輕言官,而且還真就是圍標突圍上來的寒門士子——李素建議搞了科舉,讓這些人有官做了,誰知爬上來之後,其中就有個別特別功利心機的家夥,想咬李素壹口。
  當然,這裏絕對不是在說寒門的人道德敗壞概率高,不懂知恩圖報。而是世家大族畢竟拖家帶口的,也要害怕押註押錯了被打擊報復,牽掛多膽子也就小了。
  事實上,歷史上宋、明兩朝的禦史言官,比之前的朝代更敢說話,多多少少也是跟科舉制有關的。
  在世家豪強壟斷做官機會的朝代,大家低頭不見擡頭見,幹嘛弄得不死不休呢?官場上就容易形成大型利益集團,甚至變成黨人。這些人不會輕易得罪人,壹旦全面開始得罪,那就是把敵對陣營往死裏窮追猛打了。
  科舉上來的寒門子弟做了言官,則因為很多都沒有族人做過官,甚至都沒幾個親戚活在世上。他們就不太擔心噴錯了人之後被打擊報復。
  尤其是科舉最初幾年,難度還不大,選拔競爭烈度不高,有些確實是運氣好偶然考中了,或者是說好了給世家圍標卻臨時上場變卦,就容易飄,覺得官位來得還挺容易的。
  這時候再希望迎合上意、快速往上爬,就容易盯著位高權重的人彈劾,心中抱著壹種幻想:
  看那個誰誰誰,似乎大權獨攬,極為跋扈,陛下會不會其實內心挺嫌棄他、想敲打敲打呢?若是咱也敲打成功了,豈不是跟張湯、汲黯或者其他酷吏那樣迎合到了陛下的歡心?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賭中了就是壹波肥。
  ……
  彈劾丞相的奏折,是臘月二十提交上去的。劉備看了之後,簡直是好氣又好笑,直接私下裏把李素叫去,當面調侃:
  “伯雅,妳興得好科舉,都四年了,現在後悔不?科舉取上來的,也有不知恩圖報的不知廉恥之士呢。朕是真沒想到,連妳都有人彈劾。”
  李素也不以為意,還要鼓勵劉備堅定信心:“有些人官迷了心竅,又沒有家族拖累牽掛,確實是會這樣的。
  這說明科舉起到效果了,這種沒有家族支持、自己吃飽全家不餓的鰥寡孤獨都能有機會做官。臣恭喜陛下用才無類,多擢遺賢。”
  劉備指了指桌上的彈劾奏章:“除了罷官,還想怎麽出氣?不過因言罪人,終究不好。”
  李素也深以為然:“當然,臣不需要報復,更不需要因言罪人。把臣家人承諾全買百姓蔬菜的生意始末公布壹下就行了,臣的家人沒有什麽行商機竅需要保密的。”
  劉備也反應過來了:“說得是,因言罪人不好,不過愚瞽之輩確實不勝任觀風言事之責。”
  劉備下了這個評語之後,這事兒很快就處理了。
  不過還真別說,在劉備本人表態之前,朝中很多中低層官員對這事兒壹時間都是雅雀無言,似乎根本就沒聽說這事兒,也不表態。
  這也是集權社會的通病吧,因為很多時候普通官員雖然看到的只是壹個沒背景的小官跳出來咋呼,但他們不知道這些小角色背後是不是站著人,是不是某個大人物派來投石問路的。
  居然還真有壹些官員心中惴惴:難道是陛下也覺得天下已經穩了,嫌丞相專權專久了要敲打敲打?
  當然會這麽動搖的,也就是各部侍郎以下的個別小官。而尚書以上、知道劉備對眾臣信賴度內情的人,顯然不會有這種猜疑。
  幾天之後,尚書令和刑部、財部就聯合調查了奏章彈劾的內容,然後把甄宓“寧可虧本,也不能失信於民,堅持在豐收年依然全部原價收購兩京周邊菜農收成”的生意始末調查清楚,在朝議上公布了。
  顯示丞相家人完全沒有虧本,只是加了壹項長線生意,所以壓根兒不存在邀買人心。
  當然,這些細節沒必要對普通百姓公布,只要朝臣知道就行。畢竟彈劾奏章也都是只有朝議眾臣知道。
  調查完之後,那幾個挑事的科舉出身言官的處置也就很清楚了:以“愚瞽”不稱職,直接削職罷免——註意,這可不是打擊報復,而是說那幾個家夥又蠢又瞎,看不懂還瞎嗶嗶。
  這對於整肅政治風氣也是有好處的,畢竟劉備朝廷要讓人敢說話,不能因立場怪罪人。
  但這個案子裏那幾個人,不是立場問題,是智商和觀察力的問題,是不勝任工作。壹個風聞言事的家夥,居然連妳要言的事的始末都看不懂,所以擼掉完全沒毛病。
  朝廷總不能用智障當官吧。
  為不畏權貴的人叫屈,這叫“士人風骨”,但是為智障叫屈,就很不光彩了。處理結論出來之後,竟壹個為那些被擼言官叫屈的都沒有,這事兒就雲淡風輕過了。
  不過,這壹事件倒也帶來了三個潛移默化的遠期效果。
  首先是壹個專業領域的影響,朝廷的海軍有關部門,以及負責管理航海探索事務的相關衙門、班底,都註意到了丞相的家人不經意在研發更好的蔬果長時間保鮮技術,還說這玩意兒對遠程航海有用。
  至於究竟有什麽用,海軍和航海探索部門其實都還不甚了然——
  主要是之前海軍也沒籌措過連續壹個月不靠岸以上的遠航。連續航行最遠的實戰案例,也不過是趙雲帶著海軍從朱崖島啟航,穿越大半個南海到林邑國的占城地區。離岸持續時間不夠久,缺乏維生素導致的疾病問題也就不明顯。
  還是這次深入調查之後,海軍相關負責人,從丞相家那些經營相關業務的管事那兒,了解到了“壞血病”的風險,然後開始著手對比,看看丞相提供的辦法是否真的能緩解這個問題。
  而實驗的方法,當然也很簡單,那就是做夠壹批泡菜後,真的組織壹次幾個月不靠岸的遠航。然後發現相關不適後給人吃泡菜,看看能否緩解癥狀。
  既然是實驗,也沒必要太過遠海,就貼著大漢的海岸線從北到南跑壹趟,確保幾個月不補給這個實驗變量沒錯就行。如果出現其他風險,就靠岸醫治。
  李素家人做泡菜生意被彈劾的第二個遠期影響,就是多多少少重新塑造了劉備朝廷的言官工作態度。
  畢竟大家都知道,以後說話不能亂說,如果被界定為觀察力和理解力有問題,還是可以丟官的,這不算因言罪人。
  同時,所有朝臣對於皇帝對丞相的信任程度,也有了更直觀的認識。意識到劉備確實是不太會搞“權術制衡”,陛下要的是誠以待人。
  朝政的拉幫結派風氣,也因此略微有所緩和。
  最後壹個影響,則是經此壹事,那些做蔬菜包銷生意的勛貴也跟著收獲了壹筆好名聲。百姓對於“承包銷售、專心種菜”的信任度也更高了。
  紛紛交口傳說,甄家的貴人有信用,說了包銷蔬菜就真的包銷,哪怕豐收滯銷了賣不完,還咬著牙全部進貨,百姓種菜積極性大漲。
  ……
  章武五年的新年,就在這樣的氛圍中來到了。
  劉備朝廷第壹次在雒陽慶祝新年,連續半個月,都是張燈結彩,普天同慶。
  雒陽城內為了防火,李素倒是建議民間不許私放煙火、爆竹,只能是圍觀官方統壹組織的燃放。另外,對於在城外的燃放,則並不禁止。
  劉備自己也以身作則,壹直憋到上元節當天,去南郊郊祀天地社稷的時候,才大放煙火。
  郊祀之後,劉備也論功行賞,把去年以來有軍功的臣僚武將的封賞,再最後統籌仔細、統壹提拔壹波。
  畢竟去年的軍事行動,九月底就差不多結束了,各路人馬因為路程遠近、交手的敵人不同,結束戰鬥的時間有先有後。
  劉備怕當時就倉促決定封賞的話,不好權衡輕重,而且那時候張飛趙雲都在前線,也沒時間回雒陽受封。
  劉備就拖了壹拖,借故朝廷中樞正在搬遷,拖到今年正月再封。
  如此壹來,正好文武壹起論功,畢竟李素和蔡邕這些人,去年也是有不少功勞的,主要體現在意識形態的立德立言方面——這些功勞,可絲毫不比開疆拓土收復失地的功勞輕。
  此刻,郊祀之後,劉備讓常侍宣布旨意。
  丞相李素,因《儒法論衡》的立言教化之功,再加三個縣封地。其“會稽郡公”的封地增加到了十六個縣。距離會稽郡全境二十二各縣都拿,也已經相去不遠了。
  太傅蔡邕,之前因為《信義論》的功勞已經應該加封五縣了,這次在《儒法論衡》中也略有貢獻,所以提前宣布實封陳留郡公——劉備還表態,今年夏天絕對會發兵出虎牢關拿下陳留郡,兌現太傅故鄉的封地。
  冊封太傅的時候,還出了壹點小插曲,劉備正式承認了蔡家人的文治功勞,把蔡琰編纂《後漢書》、《漢紀》的相關工作都明著昭告了,還承認蔡琰幫她夫君修飾了其他壹些政治哲學論著。
  所以比照班昭,封了個太史令的官職,讓女人當了官。還額外在陳留郡找了壹個縣,封為縣侯——
  不過這個縣侯沒什麽意義,將來蔡邕過世之後,陳留郡公的爵位本來就是要蔡琰的次子繼承的。蔡琰作為女人受封,也得把封地傳下去。
  所以最後的等效效果,只是將來她兒子從姥爺那兒繼承五個縣、從母親那繼承壹個縣,但還要抵消掉“世襲世減壹縣”。所以蔡琰的次子未來還是實剩五個縣,母親給的那部分等於是付了利息。
  除了李素和他的家人,新年封賞的最大受益者,當然是去年開疆拓土的張飛、趙雲二人,以及跟著他們壹起行動的其他將領了。
  只可惜,關羽都還遲遲沒有封公爵,而且關羽之前的功勞更大,所以劉備也不好為了復幽州就直接封公爵。
  最後權衡的結果,是張飛和趙雲都頂格封滿了三縣兩萬戶,跟關羽壹樣距離公爵只剩壹步之遙了。劉備也打算今年再對曹操動手、把冀州之地平了,把鄴城和整個黃河以北都拿下,就可以給關羽封公爵,然後壓在後面的張飛趙雲也升壹升。
  現在暫時沒法上更高的爵位,那就暫時在官職上給張飛和趙雲再找點安慰。
  最終討論的結果,就是張飛從車騎將軍調任為太尉。而趙雲先從衛將軍調任驃騎將軍,未來可能還會另設將軍號。
  跟隨二人出征的其他將領,徐晃也總算是升到了四鎮將軍級別,太史慈鎮東將軍不變,另加封戶。
  張飛的參軍龐統,改為太尉長史,加護烏桓校尉,繼續隨軍參贊幽州軍務。
  ……
  封賞事宜全部完成之後,劉備朝廷總算進入了對曹最後統壹戰爭的臨門壹腳部署。
  之前已經確定了方略,要給曹操推進變法的時間,反正曹操變法的好處紅利,將來也是劉備享受,所以今年的百姓春耕還是別打擾比較好。
  鼓勵生產對雙方都好,反正最後贏的壹方能通吃全部利益,讓曹操的百姓好好種糧食,秋收的時候說不定壹部分已經變成劉備的了。
  春耕時期不用兵,最早發兵時間就被敲定在了四月份。
  至於主攻方向,劉備也跟李素商量了壹下,同時綜合聽取了各方將領的意見。
  從用兵規模來說,今年能夠出動兵力最多、牽制曹軍主力最多的,還是荊州軍這壹路——主要是南陽運河挖通之後,南陽前線能夠囤積和運輸的糧草數量,達到了壹個驚人的天量。
  只有這壹路的後勤運力和積蓄財富,能夠支持幾十萬大軍曠日持久鏖戰。
  誰讓劉備治下2100萬人口,光是益州和荊州加起來就有900多萬人呢。這900萬人的產出,走水路運輸,到漢水—淯水—南陽運河集結,是最便利損耗最小的。
  其他所有各路加起來,才能動員900多萬人口的戰爭潛力。
  (註:滇州和交州、林邑加起來200多萬人口,但這些人太偏遠,完全無法對統壹戰爭有所幫助。除掉那兩無用州後,司雍涼並揚五州總和900多萬人,跟荊益之和相當。)
  所以,劉備陣營目前總共63萬人的老兵,不管出動多少,總兵力的壹半都走荊州—豫州邊界出征,才是符合後勤物資潛力分布的。
  實際上劉備打算先出40萬大軍完成統壹戰爭,剩下的作為機動部隊、留守部隊和預備隊。這樣壹來,荊北壹路就要出兵20萬。
  劉備給荊州這路部隊的任務,就是尋找曹操的有生力量主力決戰,拖住曹操的兵力,然後其他路蠶食曹操領土時,需要打的硬仗就少了。其他幽州、並州、揚州三路穿插圈地部隊,才好避實擊虛。
  畢竟統壹戰爭已經到了最後階段,雙方都是數十萬人規模的大決戰情況下,最好就是在邊境對決階段就大量野戰殲滅敵人有生力量。
  這樣才能避免打到縱深地區後,還要面對壹個個重兵堅守的堅固城池,又曠日持久還巨量消耗錢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