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長

奉義天涯

都市生活

白松盯著政治處辦公室的電子掛鐘,2011年10月17日10時43分,看著時間,有些出神。 偌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七十章 緊迫事態

警探長 by 奉義天涯

2021-12-22 21:04

  李隊等人也分析過另外壹種情況,那就是小偷並非內部人員,但是這個事情有內部人員指點,而且指點的很詳細。
  這種情況當然是有,可是這樣想的話是沒辦法查的,就只能考慮其他線索了。
  這個案子,這就遇到問題了。
  李隊比誰都清楚,想找出來小偷很容易很容易。
  這個小偷購買了太多的東西,有的是在店裏買的,有的是在網上買的,有的是通過壹些非法的渠道買的。這些壹個也跑不掉,都能查到。
  除此之外,小偷留下的線索太多,每壹條追下去都壹定能找到他。
  但是,問題是,大晚上的,這些都沒法查,很多單位、公司、網店都不在,甚至某寶的某些部門,這個時間段也不壹定有人值班。
  如果明天白天再查到這個案子,或者說到時候再抓到這個嫌疑人,那李隊這工作做的,就實在是有問題了。
  為什麽壹定要連夜把案子破了呢?明天天亮了再查不可以嗎?讓警察休息壹下不可以嗎?
  不可以!
  這個不得不討論壹下壹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小偷如何處置這些黃金?
  如果小偷把這些黃金賣了,那麽依然可以追回來,今天晚上,他賣給誰,都能追回來,而明天,就不壹定了。
  我國有壹個制度,叫做善意取得制度。
  什麽是善意取得制度呢?
  法律原文是指無權處分人將動產或不動產處分給他人,善意受讓人依法取得該動產或不動產的所有權或其他物權。
  這句話的解釋就是,假如壹個壞人,他對某個東西沒有支配權,比如說,小王借了小張的相機,那麽小王是沒有對相機的處分權的。
  處分權屬於支配權。
  學習法律,任何壹個系的法律生,都壹定要學習民法,這是最基礎的法律。民法很簡單也很復雜,簡單地說,民法,四個字可以概括。
  也就是說,如果妳想知道壹個人學沒學過民法,問他知道不知道這兩個詞即可。
  請求、支配。
  這兩個詞,包羅萬象,概括了整本民法學的始終,遍查世界民法,萬變不離其宗。
  請求權是相對權,比如說債權;
  支配權是絕對權,比如說物權。
  處分權是支配權,是絕對權,借用相機的小王對相機只有使用權,沒有處分權,這個大家都好理解。
  那麽,如果小王把相機以合適的價格賣給了不知情的小李,小李是否有權獲取該相機?
  這裏的善意第三人,指的就是,對這個事並不知情的第三人,也就是說,小李確實是認為小王是相機的主人。
  這種情況,按照善意取得制度,保護合同的有效性和促進交易等原則,小李會根據善意取得制度,擁有這個相機,獲得這個相機的支配權、所有權、物權。而因為小李獲得了相機的物權,所以,小李有權不把相機還給小張。因為小李是善意的,無辜的。
  是的,無情!
  當然,前提是小李是按照合適的價格購買的,如果明顯低於市場價,那麽,這個制度也不生效。
  那麽,小張咋辦?
  小張只能去告訴小王,賠償原物或者賠錢之類的,不然小王可能構成侵占罪等罪名。
  所以,不靠譜的人,就不要把自己的貴重物品借給他。
  但是,善意取得制度,有例外。
  盜臟物不可善意取得。
  什麽意思呢?就是說,如果是小王偷了小張的相機,賣給了小李,即便小李對此事不知情,即便依然是合理的價格,但因為這是盜臟物,小李依然要歸還,因為此時他沒辦法被保護。盜臟物,只能追回。
  所以,不靠譜的人,賣給妳東西,盡量別買。
  這裏的盜臟,不僅僅是盜竊所得,搶啊之類的,都不行。前文講過,盜竊、搶奪、搶劫是壹家……
  這裏,又存在壹個例外。
  有資質的當鋪可以善意取得盜臟物!
  因為當鋪不屬於個人,總能收到各種各樣的二手貨,比如說二手相機。
  如果說,當鋪收到之後,警察來找,說這個是盜臟,要收回……如果長此以往,當鋪就該倒閉了,畢竟,當鋪的工作,就是回收二手物品。
  雖然說,正規的當鋪壹般都不會亂收東西,但是,誰也無法保證,這個小偷明天會不會去想辦法拿著這些金首飾去當鋪做抵押。
  如果他這麽做了,即便抓到了小偷,黃金也拿不出來了怎麽辦???
  價值40萬元左右的黃金,和10萬元左右的鉆石,只抓到了人,東西沒追回來,意義又能有多大?
  解釋了這麽多,其實就說明了壹個道理,那就是,天亮之前,必須抓到人!
  說到這裏,有人會問,那不能明天早上提前去各個當鋪門口堵嗎?
  問這個的人……哥,直轄市,1000多萬人口的直轄市,有多少家當鋪,了解壹下?
  而且,這個人賣給當鋪的概率反而是最低的,藏起來才是最有可能的!
  這些,都不是最讓李隊麻煩的。
  目前最煩的問題,是如何抓到人,盡快!
  第二煩的問題,是有媒體來了。
  也不知道是誰,說金店發生了爆炸,被炸出來壹個大洞!結果各路記者蜂擁而至,都想進警戒帶裏看壹眼。
  這個也難免,案子剛開始的時候,還有壹些行人。老板老現場,打開門之後,還有壹些人圍觀,自然也有人看到了那個洞,而這種洞是如何形成的呢?
  很多人就只會想到爆炸這種暴力手段,而且,這種事情傳播地比什麽都快!
  網絡上的熱鬧,有時候比現實湊熱鬧還可怕!
  現實中,很多人怕危險還不敢往前湊,網絡上……那簡直是海量的流量。
  眾所周知,瀏覽量、流量、關註度=錢。
  這樣的大新聞,各路記者紛紛各顯神通,紛紛想要獲取第壹手的資料。
  這也就是馬局長高瞻遠矚,把警戒帶拉的夠遠,不然的話,被記者拍到幾張照片,就難以控制了。
  畢竟現在的大門和窗戶都很完好,從外面看來沒任何問題,不像是發生了爆炸。但是,這也只是權宜之計,事態著實緊迫。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