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大丰收
志怪书 by 金色茉莉花
2025-2-13 18:45
“今日大丰收!大丰收啊大丰收!”三师兄扛着灵木,十分得意,边走边念。
“干活少说话。”大师兄也扛着一块比他还大的灵木。
“哎哟,不愧是观主,管得真宽!”三师兄摇头晃脑,“可惜道爷我下了山,早已不再是你浮丘观的弟子了!”
“……”
“对了,这么多灵木,你肯定是用不完的。带回道观,几代都不见得用得完。你肯定也是存不下的最好带着去求山神,让山神帮忙寻个灵气充足的宝地将之埋起来,才能保证这么多灵木灵韵不散。以后要用的时候就去挖。”三师兄说道,“可以用小师弟食谱上写的那些甜点做祭品,做的时候用心一点,莫要打折扣,山神爷爷尝着欢喜,一高兴,定会答应你。”
“知道。”
“血战迎来仓廪满,今日回家报平安……”
三师兄依然边走边念,心情极好。
林觉差不多也是如此——
这些长生木的硬度竟然还要胜过山神赠予他的万年浮铁木,须得知晓的是,长生木本身就不以坚硬出名,它之所以会是制作豆兵的绝佳材料,主要还是因为它的灵韵以及轻微受损后会自行修复的玄妙。
所以今日得来的,是仅靠硬度就超过万年浮铁木、又能自行修复的长生木,并且它还来自成真得道的草木妖王,灵韵更是充足无比。
几乎可以说“上面有仙气”了。
难以想象用这般长生木制作豆兵甲士甚至龙伯巨人会有多强大。
而林觉的丰收还要更胜他们——
地灵丹,夺生予寿之法,彻底攒够的功德,还有这些万年长生仙木。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最宝贵的木心仍在金光罩中。
不过木心本就是草木精怪的精华所在,且不说如今东王母还未彻底身死,这般宝物也本就不该是他们应得的,不管论功劳还是论实力,他们都不可能得到东王母的木心,因此这就适用于大师兄说的“知足常乐”了。
“师弟打算如何使用?”
“自是雕刻豆兵,给好汉容身了。”林觉回道,“三师兄呢?”
“也是如此。先给那些好汉残魂容身,之后时间若多,可将别的豆兵的雕像换过来。”三师兄说道,“反正今后时间还长。”
“我空下来也打算这般做。”
林觉点了点头,觉得三师兄说得有理。
毕竟仔细算算,现在的豆兵甲士,除了最开始那十二位,别的祭炼时间也就一两年乃至更短,几个月的都有。重新祭炼虽然很费时,可若等他成真得道之后,便有大把的时间,相比起那漫长的余生,这点时间不算什么。
而且随着今后修为增长,祭炼效率也会更高,以前花了一两年数年祭炼的豆兵,要想重新祭炼到那般程度,也许只需几个月甚至十几天。
别的灵木不见得划得来,可碰上这成真得道的长生仙木,却值得这样做。
长生仙木,真当是可遇不可求,以后大概也不会遇到更好的灵木了。
“其他几个道士,你们可有修习我这‘刻豆成兵之法’的想法?若是有,讨好一下道爷我,道爷我顺道给你们雕刻几个豆兵,做点盔甲兵刃,到时候你们学的时候直接参照,学会之后,找到合适的残魂,还可以直接先把我的雕像拿去用,总比你们开始粗制滥造的好。”三师兄说,?“祭炼一段时候过后,便可护道防身了。”
“……”七师兄想了想,没有回答,而是说道,“师兄,其他几个师兄刚好,还没好好听听你的故事,还是先听你讲一讲你的经历再说吧。”
“不要算了!”
三师兄立马便安静下来。
正当这时,忽有白鹭飞来,就落在林觉肩扛的木头上。
“咦??”
林觉放下灵木,取下信袋信纸。
一片扑鼻墨香一篇簪花小楷。
几位师兄随之停下,龙伯巨人、云豹大狼、众多豆兵全都停下。
“什么??”
四师兄关切道。
“没什么,没什么事,是江道长寄来的信。”林觉神情奇怪,“她知道我们修刻豆成兵之法,需要灵木,也知道我们有损失,所以昨天特地找保圣真君讨了一些上好的灵木,说要给我们送到紫云来。然后道了句谢,几句客气关怀。”
林觉说着一顿,低头看着信纸:
“最后还说了一句,说真君与妖王的战事已了,我们的战事便也了了,若是没别的事,尽可离去或者回京。”
“江道长有心了。”大师兄沉稳道。
“齐云山玄天观出来的道士,供奉南方神灵,找保圣真君讨要灵木,哪怕有功在身,怕也不会比我们更容易。”三师兄笑着道,“有心了。”
“有心了。”七师兄也笑道。
“这个你们也平分吗?”四师兄单纯问道。
林觉没有回应,只是收好信纸,搬起灵木,继续启程。
大队伍也因此重新行动起来。
林觉这才问道:“师兄们打算如何?是回京还是回山?”
“我得回山。虽然经也说了,道也讲了,不过山上还有两个娃,我还得回去经佑他们。”大师兄说道。
“当了观主是不一样。”三师兄说。
“我也得回去。我家徒儿还小,还在浮丘峰上,让季阴季阳两人照顾。”二师兄说道。
“当了师父也不一样。”三师兄又说。
“我得去京城走一遭,趁着乱世没到,得去看看京城的繁华。”七师兄说道。
“乱世已经到了,北方军镇已经挥兵南下,只是他们须得留一部分兵力,防备北方大足,据说朝廷由崔将军挂帅,率重兵将之挡在了草海关,不过看这样子也挡不了多久。”林觉说道。
“那更得赶快了。”七师兄说着,环顾一圈,“其他几位师兄也去逛一圈吧?横竖离得不远。”
“好啊。”六师兄说,“正好避一避徽州那些人。”
“可以。”五师兄也说。
“我这些好友……”四师兄迟疑道。
“师妹住在枫山,有大片的山林,以前观中前辈结识的妖怪就住在那边,师兄何愁好友无处玩耍狩猎呢?”林觉说道,“还是去京城看看吧,等我回了这一趟京城,也要出几趟远门了。”
“行。”
四师兄便也没有异议了。
众人都有一种预感——
这可能是乱世前的最后一眼繁华。
下一眼,大概就是下一朝了。
……
回到紫云时,真鉴宫的道长已经到了。
“听说聚仙府的安公和樊道友不慎在继光县被妖怪所害,唉,安公大义,樊天师大义,尤其樊天师埋在继光县外,我们自然要去看望一眼。”青玄道长对他们说道,“从乐天那边走,还要远些,正好,就顺道把灵木给林道友送来。”
林觉看见了那块灵木。
同样非常巨大,据说他们是用了符箓派的搬运符,这才以鬼神之力搬运过来。
而这块灵木之上,赫然长着一双巨大的眼睛。
“这是东王母面颊上的一块,虽不如木心灵韵足,却也要强于其它主干。”江道长神情平静,“不知几位道长也去找保圣真君讨得了灵木,所以先找保圣真君要了一块过来,虽有些多余,却得都得了,几位道友自行分配吧。”
“不多余!不多余!”三师兄说道,“既是心意,绝无多余的说法,何况这块灵木,比我们得的要更好些。”
“嗯……”
江道长并不多言。
大师兄则是问道:“如今情况如何了?”
“什么情况?”
“天上地下。”
“自然如道兄所见,紫虚帝君已与天翁彻底决裂,且对九天神佛共主之位势在必得。”青玄道长站出来说,“人神并存,天上地下本是一体,北方军镇自然也同时挥兵南下,难以说谁先谁后,谁借谁的势,总之北方大军也来势汹汹。”
“南方可问吗?”
“这个……”青玄道长有些为难,转而看向六师兄,“黄道友想必比我们更清楚吧?”
“我只知地下,不过天上地下想来差得不多。”六师兄说道,“南方富裕,可论争斗,难以与北方企及若要逐鹿天下,须等一个好时机。”
“等不到呢?”
“再等!?”
“京城百姓可知晓?”七师兄问道。
“知、也不知。”青玄道长回答,“春江水暖鸭先知,岸上的人不知,醉梦中的人,忙于生计的人,更没有那么敏锐。”
“唉……”
几人都是叹息。
“咦?对了,倒是有一件事,林道友这段时间和京城没什么通信往来,可能不知,但我们在这里倒是也一直留意着京城,先道友一步知晓,是件与道友有关的趣事。”青玄道长说道。
“什么事?”
“去年道友不是去了锦屏县,护住了一城百姓,又去了豹林,除了豹王吗?”青玄道长说道,“百姓知道‘林真人’法力最强,出力最大,特地在锦屏县和豹林外为‘林真人’修了庙立了像。已经修好了。”
“道兄折煞我了。”
“百姓所为,与我何干?”青玄道长笑着,“我若不说,等回了京城,你还是会听说的。”
“我哪配立像?”
“道友与我说作甚?该与百姓说去。”
“……”
林觉想了想,倒也没说什么。
自己求个逍遥长生,自不该立像建庙,可既然都修好了,拆掉也是浪费。
届时可让他们改为道观或者寻常庙宇,正好数十年后,又一朝太平,会有道人从浮丘峰上下来,清闲无事,正好去这些道观庙宇中住修。
这本是浮丘观的“师叔”的职责。
自己如今也做了师叔了,如此一来,自己这个师叔的责任也就算完成了。
还是超标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