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擇天記

貓膩

網遊小說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要強求。   這是壹個長生果的故事。   三千世界,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45章 舊時徐府

擇天記 by 貓膩

2018-9-17 15:47

  淩海之王、案琳大主教等人知道,從三年前開始,京都便壹直有人在與教宗通信。
  無論教宗在雪嶺、在漢秋城又或是在汶水時,那些信件都沒有斷過。
  那個人在信中幫著謀劃了很多事情,尤其是最近數月。
  很多人都在猜測,寫信的那個神秘人究竟是誰。
  淩海之王曾經在想那個人會不會是天海勝雪,案琳大主教則認為陳留王的可能性最大。
  直到婚訊傳遍整個大陸,陳長生準備回京主婚,人們才知道,原來寫信的人是莫雨。
  作為天海朝最有權勢的女人,甚至是最有權勢的人,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何在天海聖後駕崩之後,莫雨還能活著,而且還能光明正大地活在京都,甚至現在還要和那位成親。
  在很多人想來,這或者是因為她與陳長生之間的關系,讓朝廷有所忌憚。
  那年風雪滿長街,莫雨與折袖在平安道上把周通淩遲的畫面,直到今天依然沒有人能忘記。
  但陳長生決定回到京都,真的只是因為她寫信要他回去主婚嗎?
  淩海之王等人並不這樣認為。
  他們看著陳長生的背影,都能感受到那道沈重的壓力。
  無形卻有著無限重量的天空,仿佛這時候已經落在他的肩上。
  還是那年,在那個滿是風雪的深夜裏,商行舟與陳長生在國教學院進行了壹場談話。
  除了小黑龍,沒有人知道那場談話的具體內容,但隨後發生的事情,讓很多人隱約猜到了些什麽。
  商行舟與陳長生師徒之間應該是達成了某種協議。
  陳長生離開京都,成為史上第壹位被放逐的教宗。
  隨後發生了很多故事,從雪嶺到汶水到聖女峰,再到白帝城。
  直至面對著魔族與聖光大陸的威脅還有白帝的老謀深算,這對師徒終於聯起手來,證明了那句西寧壹廟治天下,雙方之間的情勢似乎有所緩和。
  但在這個時候,陳長生決定回京都,那便意味著那份協議將會廢止。
  那麽此行究竟會成為壹趟破冰之旅,還是人族內戰的開端?
  ……
  ……
  隆冬將盡,春意未至,天地間依然壹片寒冷。
  無論城內城外,洛水都是靜止的,冰面上覆著層厚厚的雪,看上去就像是壹條極為寬大的衣帶。
  三千騎兵護送著國教的車隊,從地平線的那頭,進入了民眾的視野。
  淩海之王等國教巨頭,坐在最前方的神輦裏。
  暗柳等離宮重寶,在灰暗的天空下散發著溫暖而神聖的光線。
  數萬民眾站在入城的官道兩側,歡迎著國教使團的歸來。
  民眾們並不知道白帝城裏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但他們知道魔族的陰謀被擊破了,最令人擔心的妖族背盟沒有發生,而所有這些都是離宮的功勞。
  在深冬時節很少見也很珍貴的瓜果鮮花,被扔到了那些國教騎兵的懷裏。
  更多的視線落在了後方那兩座極其高大的神輦裏。
  那些視線裏盡是熱切、敬畏、崇拜甚至狂熱的情緒。
  聽說教宗大人回來了。
  聖女也回來了。
  隨著隊伍緩慢前行,官道兩側的民眾紛紛向前湧去,場面變得更加擁擠。
  如果不是城門司的官兵嚴加格阻,只怕真的會生出亂子。
  穿著青曜十三司祭服的安華,帶著數千名最忠誠的國教信徒,對著那兩座神輦跪了下來。
  緊接著,更多的民眾如潮水壹般跪了下來,黑壓壓的壹片,場面很是壯觀。
  ……
  ……
  京都沒有城墻,除了那些飛輦,能夠看的更遠的地方,便是城裏那些很高的建築。
  過去的三年,天海承武壹直住在城外的莊園裏,很少進城,更很少進宮與陛下私自見面。作為天海家的家主,要在當前如此復雜的局勢下,再如何謹慎都不為過。
  今天則是例外,他包了與澄湖樓齊名的入松居,請了幾位極引人矚目的貴人壹同登高望遠。那幾位貴人裏有幾位神將,更重要的是還有那位中山王。
  看著遠處如潮水般跪倒的數萬民眾,那幾位神將的臉色變得有些陰沈。作為前摘星院院長陳觀松的得意門生,他們極受商行舟的重用,這樣的畫面自然讓他們很難堪。
  但他們什麽都沒有說,也沒法說。
  那些民眾拜的是教宗大人與聖女,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而且在南溪齋的合齋大典上,教宗當著相王的面,親手殺死了白虎神將。
  即便如此,朝廷又做了些什麽?
  天海承武看著人群最前方那個穿著青曜十三司祭服的女子,微微皺眉,問道:“這人是誰?”
  除卻與案琳大主教之間的關系,安華是壹位普通的教士。但現在她在京都尤其是大陸北方,已經變得非常有名。很快便有下屬把她的來歷報知了上來。
  “壹群愚夫癡婦!”天海承武沈聲說道:“真是不知所為,這是在向朝廷示威嗎?”
  “示威?這就是民心所向,而這些都是妳口中那個愚婦做出來的。”
  中山王的臉色還是那麽臭,就像世間所有人都欠他錢壹樣,又可能是因為他始終沒法忘記當年被逼吃下去的那些糞便,但他現在說話的語氣卻要變得平和了很多。
  天海承武明白他的意思,陳長生避世三年,居然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裏,得到如此多的忠誠,擁有如此多的美譽,當然與離宮、尤其是以安華為首的那些狂信徒的傳道有關。
  他的視線離開安華落在後方那兩座神輦上,不由微凝。
  以他的境界實力,自然能夠輕易地看出,那兩座神輦上沒有人。
  ……
  ……
  三年後,陳長生回到了京都。
  他沒有回離宮,沒有回國教學院,也沒有去皇宮見師兄,而是直接去了壹座府邸。
  多年前,他第壹次來到京都的時候,也是直接來的這裏,沒有去看離宮外的石柱與青藤,也沒有去看天書陵,當時因為這樣,還被這座府邸的女主人很是蔑視了壹番。
  這座府邸自然便是東禦神將府。
  徐府還像當年那樣,充滿了肅殺的感覺,治家如治兵,果然不是壹句虛話。
  所有的婢侍丫環都被逐到了遠處,花廳裏只有幾個人。
  陳長生坐在椅中,徐世績夫人、那位花婆婆、霜兒站在廳裏。
  氣氛很是尷尬,甚至就連隱藏在其間的緊張,都無法流動,仿佛被凍結了壹般。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