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35章 多事之秋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皇後設此局,目的只為平衡劉備的立場。
  並非圖錢財。
  舫舟上,皇後問劉備,世人心中,是否皆有無法交換之物。
  又問陛下是否也壹樣。
  她其實是想問。如若豪擲千金,買下大漢儲君,陛下是否願賣。
  劉備告訴她,陛下不會賣。
  事關陛下賣官鬻爵得來的數億萬貫家財,和大漢江山的繼承。
  壹個是富貴之源,壹個是富貴之本。陛下如何能賣。
  陛下為何心儀二子,劉備只知大概。黃門令左豐曾密告劉備。陛下對左右人言,長子輕佻無儀,豈能繼承大統。
  只是陛下。所謂輕佻無儀,以皇長子現在這個年紀而言,不應該是活潑可愛嗎。
  劉備總覺得,此中必有隱秘。
  算了。禁中之事,多壹事不如少壹事。
  好壹個,多事之秋。
  大將軍府,前堡,西樓。賈詡正聽密探回報。
  竹片上羅列的洛陽良工,大半已對應,並無異常。卻有幾個,至今仍不知所蹤。
  所謂隔行如隔山。
  這些良工只善營造。卻不善刺殺下毒。此乃刺客專屬。
  這顯然是壹種非常懸殊的古老職業。需長年累月刻苦訓練,不可能無師自通。
  因而壹個身藏刺客屬性是工匠,可能性也不高。
  所以賈詡才斷定。良工中,必有人冒名頂替。
  心念至此,賈詡這便打定主意:“來人,備車。”
  “喏。”馬車從側門駛出,前往金水小市。
  市中大事小情,向來是賈詡負責。馬車進出小市亦是平常。
  登市樓時,賈詡下意識瞥了眼貼滿告示的布告欄,這便步入樓內。
  金水小市。市樓亦是門樓。市中大小官吏,皆是賈詡招募,亦或是從臨鄉調派。
  自不會有奸細混入。
  在劉備未改造大將軍府,還遠在西域時。賈詡便對小市進行過改造加固。最近更是大刀闊斧,進行二次升級改造。只求固若金湯。
  “右丞。”市中官吏紛紛上前行禮。
  “今日無事,便轉來壹看。”賈詡和煦壹笑:“妳等自去,無需管我。”
  “喏。”官員便各自忙碌不提。
  半個時辰後,見無人尾隨。賈詡便喚來壹個臨鄉籍小吏,讓他攜自己的名帖,前往洛陽縣治,請洛陽令周異,到金水湯館相見。
  金水湯館,乃由金水湯池擴建。仿臨鄉樣式精心打造。地面以漢白玉鋪就,內設湯池數座。大小各異。亦有木質淋浴房數十間。先洗浴,再沐浴。二層有雅座,三層精舍。是洛陽東郭難得的休閑之所。
  洛陽官吏,時常出入。許多人甚至每日壹浴,又何須等五日壹期的沐休假。
  見洛陽令周異掀簾入內,仆從這便笑臉相迎。為其新開壹池洗浴。
  沐浴後,穿浴袍登二樓雅座。見壹人臨窗獨酌,這便近前問候。
  “右丞。”
  “明廷。”
  二人如約相見。
  濱水雅座,緊鄰金水潭。俯瞰窗外青荷碧水,微風徐徐。直令人心曠神怡。
  洗浴之後,方能上二樓小酌。身懷利器的刺客,又如何敢入湯池,將衣服盡數脫去。
  此乃絕佳的密談之地。
  “右丞所為何事?”淺飲壹口,洛陽令落杯相問。
  “敢問明廷,洛陽可有匠人失蹤案件。”
  “有。”周異略作思量,這便點頭:“東、南二郭,皆有工匠家人來報。言,家人無故失蹤,已有數日未歸。”
  “可有曾入宮修造之匠人?”賈詡追問。
  “確有此人。”周異問道:“右丞如何得知?”
  “此事牽扯甚大,恕我不能相告。”賈詡先賠禮告罪:“明廷可有線索。”
  萬幸洛陽令周異,亦是能吏。此失蹤案又壹直未曾告破,雖日理萬機,亦銘刻在心:“此人名喚唐七。家住東郭崇義裏,妻周氏半月前來報,唐七已多日未歸,恐被人所害。”
  賈詡回憶匠人名錄,確有此名:“是何人也。”
  “此人手藝精湛,堪稱良工。奈何嗜酒如命,又好博戲。為人放浪,數日、數月未歸亦是常有。”
  “既如此,其妻必習以為常,為何上告?”賈詡這便問道。
  “正因宮中之事。”洛陽令周異答道:“因接了宮中差事,工期又緊。唐七早出晚歸,未有壹日疏忽。差事未了,人卻半途失蹤,其妻故來報。”
  “原來如此。”賈詡輕輕點頭,又問道:“明廷可有此人線索。”
  “我已問過與其相熟匠人。眾人皆說,唐七失蹤前三日,已不見其入宮修造。”
  “哦?”賈詡這便問道:“唐七何時失蹤?”
  “七月十壹。”
  三日之前,正是家宴之日。
  家宴當日已不見其上工。為何三日後才失蹤。
  賈詡便將疑點問出。
  洛陽令答道:“其妻說,唐七做工時受小創,回家休養。”
  “原來如此。”賈詡又問:“除此人外,可有類似匠人失蹤。”
  “並無旁人。”周異答道。
  顯然。唐七的下落便是關鍵。
  “明廷可否命人細查此人下落。但有所知,便即刻遣人來館中相告。就說,‘明廷欲訂壹間精舍’。詡自會來見。切莫走漏風聲。”
  “異已盡知也。”周異見賈詡如此謹慎。再想唐七此人曾入宮修造。便知此事,事關重大。
  這便告辭離去。暗中加派人手,搜尋唐七的蹤跡。
  洛陽十萬戶。轄民百萬。想在洛陽四郭,搜尋壹失蹤工匠。不啻於大海撈針。難度可想而知。
  右丞賈詡,本不抱什麽希望。結果不出數日。周異子周瑜,便入金水湯館,代父訂下壹間精舍。
  賈詡得報,急忙趕去相見。
  三樓精舍,賓主相見。
  周異言道:“昨日,七裏橋下見壹浮屍。渾身浮腫,面目已不可辨。其妻周氏卻從衣著、工傷、刺青等,體貌特征,確定正是唐七。我已命人驗過,並無外創內傷。腹中有殘酒,乃是醉酒後,失足落水而死。崇義裏臨近陽渠,其東便是七裏橋。或許無誤。”
  果真如此麽。
  看似壹宗平淡無奇的酒醉溺亡案。賈詡卻依舊懷疑。
  “唐七停屍何處?”
  “正在縣治。明日便交其妻周氏領回,入土為安。”周異答道。
  “今晚可否讓將軍府史渙,前往勘驗?”
  “有何不可?”周異似也心有不甘。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