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4章 天下大酺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有禮之會,無酒不行。”
  時下,“酒”常與“禮”並行。謂“飲酒禮”。如行朝覲禮、大蒐禮、軍禮、養老禮、藉田禮、冠禮、婚喪禮等。民眾在正旦日、社日、上巳日、伏日、冬至、臘日等節日飲酒慶祝,亦漸成風。
  漢人普遍嗜酒,稱之為“天之美祿”。需求量極大。為便於飲酒,漢室勛貴,豪右巨賈,皆自設酒壚。制曲釀酒,蔚然成風。也有如呂伯奢,自釀自賣,因成巨富。甚至“富比千乘之家”。
  劉備先祖,中山靖王劉勝“為人樂酒好肉”。後世考古,亦得明證。滿城漢墓中,陳列大陶酒缸三十余口。外書“黍上尊酒十五石”、“甘醪十五石”、“黍酒十壹石”、“稻酒十壹石”等,各式酒名。缸內共盛美酒,多達萬斤。
  孔北海及退閑職,賓客日盈其門。常嘆曰:“坐上客恒滿,尊中酒不空,吾無憂矣。”
  又如荊州劉表,為享杯中趣,特制三爵。大爵名“伯雅”,次曰“仲雅”,小爵稱“季雅”,分別容酒七、六、五升。設宴時,賓客皆以“飲醉”為度。筵席上還備大針,如有人醉倒,遂針紮相試,且看是真醉還是佯醉。
  針紮事小,割頭事大。
  時下酒宴,專設酒吏,主持酒政,職掌勸酒督飲。
  前漢時,齊悼惠王次子(劉)章,性剛烈果敢。壹次侍筵宮中,呂後令為酒吏。劉章進言道:臣為將門之後,請許以軍法行酒。
  呂後允之。
  待酒酣,呂氏壹宗人因醉逃酒。劉章追出,拔劍斬於殿下。提頭來報。言,有人逃酒,已按軍法行事。呂後及左右,無不失色。但因已許劉章按軍法行酒,故無從怪罪。
  足見時人,嗜酒之風。
  釀酒極費糧食。
  前漢時,壹斛米出酒三斛余,至今漢壹斛米出壹斛酒,品質大為提升。
  秦漢之法,三人以上不得聚飲。朝廷有慶典之事,特許臣民聚會歡飲,此謂“賜酺”。又稱“天下大酺”。
  大酺始於戰國,兩漢以後屢有之。天下大酺,少則壹日,多達七日,常為三日。累日飲酒作樂而不犯禁。凡立後、太子,乃至皇子滿月、太子納妃,亦或遇祥瑞等,皆可頒“大酺令”,令天下大酺。
  壹言蔽之。
  “禁酒”與“弛酒”,禁弛交替。弛於熟年,禁於歉歲。且時限皆不長。長者十余載,短者不過數月。政令既廢。
  今天下三分,各自為政。
  弛於熟州,禁於歉州。荊州牧劉表,之所以大開三爵酒制。乃因荊州富庶,積谷成山。尚酒以示富足。
  稍後,劉先主蜀中禁酒。只因蜀中大旱,糧食歉收,為確保百姓有糧度日,遂下令蜀中各地年內均禁釀酒,釀酒者科以重罪。甚至家有釀酒器者與釀酒同罪。
  (耿)雍與先主遊觀,見壹男女行道,謂先主曰:“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縛?”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對曰:“彼有其具,與欲釀者同。”先主大笑,遂釋欲釀者。
  洛陽舉朝東遷。達官顯貴,多如過江之鯽。
  可想而知,耗酒幾何。先前,宮廷用度,多為薊王朝貢。卻遠不足用。松泉釀價高,漸無力支付。故欲千金易方。自釀杜康美酒。
  悉知內情,曹操亦知事大。
  無有杜康釀酒法,無解甄都缺酒之困。壹味強求,適得其反。
  先解王允心憂,方可助呂伯奢脫困。所謂水到渠成,莫過如此。
  話說,史上曹孟德,曾《上九醞酒法奏》,進獻故鄉“九醞春酒”。奈何奏上所言,“有九醞春酒”之“臣縣故令南陽郭芝”,早已舉族遷往薊國。九醞春酒,今為松泉釀。再加黃巾逆亂,萬民饑流。青黃不接,饑不擇食。哪有余糧釀酒。故關東釀酒家,再無從尋覓。
  物稀為貴。正因如此,遷居中牟呂伯奢,之於甄都勛貴,彌足珍貴。
  “聞薊國松泉釀,所用‘秈米’,皆來自嶺南並僥外三熟寄田。施以‘十醞酒法’。故‘差甘易飲,不病’。”不其侯伏完,頗知酒事。
  曹操嘆道:“薊國千裏稻作,季季大熟,廣輸天下。然釀酒之米,卻遠自僥外寄田。”言下之意,薊王惜谷。
  “薊王屯糧滎陽,經敖倉港,販運天下。壹石谷,出七成米。壹斛米,出壹斛酒。壹斛杜康酒,作價千錢,常不可得。然若自釀,五百錢足矣。”伏完言道:“無呂伯奢杜康醞酒法,甄都無酒矣。”
  時下稻米釀酒最佳。“稻米壹鬥得酒壹鬥為上尊,稷米壹鬥得酒壹鬥為中尊,粟米壹鬥得酒壹鬥為下尊。”松泉釀,號稱天下第壹。半數供應國內。半數廣輸四海。可遇而不可求。唯有退求其次,求天下第二。
  問清癥結所在。曹操又馬不停蹄,重返濟北。向獄中呂伯奢,道明其中原委。唯獻杜康醞酒法,可免牢獄之災。
  見呂伯奢無語。曹操勸道:“伯父釀酒半生,自有心得。不用杜康之法,可乎?”
  言下之意,稍作改良,不稱“杜康酒法”。如此,既解甄都缺酒之困,又免呂伯奢背信師門。
  略作思量,呂伯奢言道:“不瞞賢侄,卻有壹法,異於杜康。”
  “伯父欲獻此法否?”曹操大喜。
  “可也。”
  呂伯奢口述,曹操書錄。取名“甄都酒法”,呈獻朝堂。不其侯上報王允,遂免其罪。
  出獄之日,曹操又於百忙之中,親來相迎。持以弟子禮。左右無不慨嘆。富貴不忘故交。助曹孟德揚名。
  臨行前,濟北相邊讓,相送十裏。與曹操依依惜別。
  王允得甄都酒法,效前漢“高祖徙豐沛屠兒、酤酒煮餅商人,立為新豐(縣)”之舊事。於甄都旁,廩丘縣東南羊角城,設酒壚釀酒。俗稱“羊角酒”。
  救回呂伯奢,父曹嵩,亦抵甄都。
  入府細說途中詳情,曹操面色陰沈不定。
  曹嵩問道:“我兒可知,何人所為。”
  曹操並未說破,好言寬慰道:“阿父毋憂。必是貪財之輩,臨時起歹意。”
  知子莫若父。曹操心中所想,曹嵩焉能不知。這便叮囑道:“今為州牧又兼衛將軍。關東戰亂將起,我兒需小心行事。”
  “喏。”曹操眼中,壹閃利芒。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