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真相,浮出水面
柯學驗屍官 by 河流之汪
2021-11-9 22:27
林新壹已然擺脫了被視作犯罪嫌疑人的困境。
甚至沒有人能對他提出質疑。
因為他的證明總是壹步壹個腳印,每壹步都以屍體表現出的證據為根基。
這個過程不像是名偵探們天馬行空、反轉多變的推理,更像是壹次樸實無華的陳述,壹場簡單直接的報告。
這樣的報告陳述,擁有最無可辯駁的說服力。
“看來林新壹先生的確沒有犯罪嫌疑。”
目暮警官最終認可了這個結論。
他徹底放下敵意,望向林新壹的目光中滿是好奇:
“如妳所說,死者是生前溺水而死,而且在水中浸泡時間超過3個小時。”
“但這還不能證明死者是自殺吧?”
“更重要的是,碎屍是如何形成的?”
“還有,工藤老弟和小蘭目擊到的血浪又該如何解釋?”
目暮警部問出了那最關鍵的問題。
“自殺的事我們最後再分析。”
林新壹很平靜有序地回答道:
“我先來說說這碎屍和血浪的成因吧。”
聽到這話,工藤新壹頓時豎起了耳朵:
這裏就是最令其困擾的地方!
死者的死因和死亡時間他也能很輕松地看出來,但他卻想象不到壹個溺死的人怎麽會在3小時後變成碎屍的。
而他和小蘭在十多分鐘前還目擊到了血浪現象:
既然屍塊已經在水中浸泡了三小時,那血液應該早就被江水沖刷幹凈了,應該根本看不到那大面積的血浪才對。
“工藤看到血浪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林新壹神色平靜地給出了答案:
“那是因為死者的死亡時間,和屍體變成碎屍的時間其實並不相同。”
“不僅不同,而且還相差甚遠。”
“這……我明白了!”
工藤新壹腦中靈光乍現,恍然大悟道:
“死者是在3小時前淹死的沒錯,但從那之後她的屍體就壹直漂浮在江中。”
“在這個過程中屍體壹直是完整的,所以體內的血液並不會大量流失到水中。”
“而在十幾分鐘前,我和小蘭發現屍體的時候……”
“屍體正好因為某種原因被分割成了屍塊!”
“其體內的血液也在這個分屍的過程中大量流失到江水之中,導致我和小蘭看到那種疑似剛剛拋屍的血浪現象。”
“什麽?”
聽到這位名偵探的推理,目暮警部有些不解:
“工藤老弟,那這個讓死者變成碎屍的原因到底是什麽?”
“難道是有第二人介入……不……”
他又驀然轉頭看向林新壹:
“林新壹先生說了,這整起案件目前看來沒有第二人介入。”
“那麽,死者到底是怎麽在死後還‘將自己分屍’的呢?”
這個問題橫亙在在場眾人心間,即使是名偵探工藤新壹都在為此糾結不已。
剎那間,無數道熾熱的目光集中到了林新壹身上。
現場安靜得落針可聞,林新壹不知不覺地代替工藤新壹成了萬眾矚目的明星。
“答案很簡單。”
林新壹不疾不徐地說道。
但他卻並沒有直接給出答案。
這是他的職業習慣,先給證據,再下結論:
“大家可以看到……”
林新壹輕輕讓開位置,讓大家能更清晰地看到那塑料布上擺放的猙獰屍塊:
“這裏擺放的屍塊目前有頭部、軀幹、右上肢連手、左下肢大腿。”
“而在這些屍塊上,也就是屍體的面部、胸部、小臂、腿部,都存在著大面積基本呈平行排列的線條狀、弧形、斜向、間距接近壹致的剮蹭傷、擦劃傷。”
“與此同時,這些部位上還存在著大面積的表皮脫落。”
“大家可以想像壹下……”
“壹個人要受到怎樣的攻擊,才能全身上下都受到大面積的剮蹭?”
“這……”圍觀者們下意識進入思考。
卻是辦案經驗最多的目暮警官最先反應過來:
“難道是……交通事故?”
“我以前見過不少因交通事故而死的死者屍體,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這種和汽車表面、路面碰撞剮蹭出來的大面積外傷。”
“可是……”
說著說著,他又覺得不對:
“工藤老弟不是推理死者死後屍體壹直都泡在水裏嗎?”
“江裏又沒有汽車,怎麽會發生交通事故呢?”
“不,是可能的……”
說話的是工藤新壹。
在林新壹提醒到這個地步之後,他馬上就反應了過來:
“船!”
“我記得在我和小蘭發現屍體之前,江上正好有幾艘遊輪駛過!”
“也就是說,屍體曾經和那幾艘船發生過碰撞?!”
“沒錯。”
林新壹認真地點了點頭:
“只不過,因為遊輪本身速度有限,僅僅和船發生碰撞還造不成這麽嚴重的剮蹭傷。”
“更不要說,那種傷害的力度還足以讓壹具完整的屍體變得七零八落。”
“各位請看……”
他隨手指向死者斷臂的截面。
那裏血肉糜爛骨骼斷折,紅的白的黃的攪作壹塊,讓人看壹眼就冷汗直冒胃酸翻騰。
但林新壹早就習慣了這樣的景象:
“人為分屍,被最多采用的工具是普通人家中常見的菜刀、尖刀等砍切刀具。”
“所以人為分屍造成的創口,其創緣往往可見遊離肉瓣,也就是來回切割的痕跡。”
“骨骼上的砍痕壹般較短較淺,有多次重復劈砍痕跡。”
“皮膚上常可見劃痕、魚尾狀拖刀痕,大關節處可見較多劃痕。”
“而如果使用鋸子,則能在屍體斷端看到明顯的鋸痕,其創面凹凸不平,骨骼斷面可見波浪狀或階梯狀鋸齒痕跡。”
“斧子的痕跡則更為明顯,那種上寬下窄的創腔形狀是非常容易分辨的。”
“這些都是兇手在人工分割屍體時,因為個人力量不足、工具有限,而不可避免會留下的痕跡。”
人為碎屍壹共就只有這麽幾種工具可用。
而每壹種工具造成的創傷痕跡都特征明顯。
作為壹名有經驗的法醫,林新壹壹眼就能從分屍創面上區分出其中不同:
“而這具屍體上的傷口分布淩亂、形態各異,在身體各個部位的傷口形態各有不同。”
“其中頭部的傷口創緣、創壁分布整齊,類似砍創。”
“腹部、大腿等軟組織豐富處有多道創口排列方向壹致,間距大體相等的弧形創口,其創緣創壁不整齊、創角不甚銳,創腔普通較深、腔內軟組織層次不齊——這是某種銳器在屍體上高速、重復斬削造成的結果。”
“而最為重要的是……”
“其斷肢處的肌肉、肌腱可以見到明顯的扭轉、撕拉、斷裂的痕跡。”
“且斷端骨頭上有重復多次、相對光滑的銳器砍斷創痕,部分創傷底部露出的骨頭呈現出了凹陷粉碎性骨折的特征。”
林新壹的聲音變得低沈了很多:
“人為劈砍根本造不成這種傷害。”
“這種傷害需要某種具有高速旋轉、巨大劈力和切削特性的‘兇器’才能做到。”
“就好像……把人扔進了絞肉機壹樣。”
話到這裏,在場眾人都聽懂了林新壹的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屍體上的創傷實在太亂、太深、太重。
力量有限的人類根本砍不出這樣的傷痕,能造成這種現象的,只有類似絞肉機壹般的強力機器。
而在本次案件中,這個將死者屍體變成零碎屍塊的機器就是……
“螺旋槳?”
在被“對手”手把手提醒到這種地步之後,工藤新壹終於找到了他想要的真相:
“屍體是被路過的遊輪卷進了螺旋槳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