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啟蒙者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 by 怪誕的表哥
2021-10-24 10:08
姚文華很郁悶,永平府的官員們也很郁悶。
他們真的不想去找王笑。
但沒辦法,誰叫那小子位高權重。於是他們只好磨磨唧唧地備好轎子,拖拖拉拉地壹路而來。
等到了青龍河畔壹看,眾官員便有些發楞。
篝火旁,王笑正毫無形象地坐在壹塊大石頭上,周圍是壹層壹層的土癟。
姚文華更加郁悶——這小子活得好好的,胡英胡這蠢貨非要過來,白跑壹趟。
王笑在那裏侃大山正侃到興頭上,被這些官員過來打擾,便有些不耐煩,揮了揮手道:“幾位大人沒吃飯吧?快去舀幾碗粥喝。”
姚文華:“……”
——老夫放著佳肴宴席不吃,跑過來喝妳這個破粥?
誰稀罕?
他舀了壹碗粥四下壹看也沒地方坐,只好站著喝。壹入口,味道頗為寡淡,愈發有些氣惱。
那邊王笑卻對他們毫不顧忌的樣子,正在頗為認真地回答著那些軍戶們的問題。
“剛說到哪了?哦……什麽叫‘階級’?比如妳們是壹個階級。”王笑指了指那些官員,又道:“他們是另壹個階級。妳們與他們,在楚朝有不同的地位。”
“顯而易見的是,妳們是大多數,他們卻是少數。但少數人掌握著家國的命運,如今又因為他們的胡做非為,使得大多數人喪失了保衛家國的熱情,這顯然是不對的,‘妳們因為被馬千戶欺負所以不願守國’、‘遼人因為被楚人欺負所以投靠女真人’,這些也是不對的……”
那邊姚文華四下偷瞄了壹眼,隨手將自己碗裏的粥又倒回了鍋裏,心中暗罵“這實在是太難喝了”,接著便聽到王笑這番大逆不道的言論。
他壹楞,有些不可置信地嚅了嚅嘴。
——這個豎子竟然在這裏妖言惑眾?怎麽辦?算了,老夫年紀實在太大了,沒幾年活頭了……
姚文華便裝作什麽都沒聽到壹般,向胡英明吩咐道:“既然懷遠侯無事,我們走吧。”
胡英明壹雙眼睛正賊溜溜地四下瞄,聽了姚文華這番話便楞了楞。
他似乎因為看出王笑並非沖著自己這個知府來的便松了口氣。於是畢恭畢敬地請姚文華上了轎。
壹行官員稀裏糊塗地跑過來,又這般稀裏糊塗地便跑了回去。
卻有下人跑到胡英明的轎子邊,低聲道:“府尊,公子沒跟著回來……”
“閉嘴,沒妳的事。”胡英明淡淡叱罵了壹句。
……
胡英明的兒子名叫胡敬事,時年十八歲,身上有個秀才功名。
胡敬事好談時政,也好交朋友,再加上是府尊之子,因而在永平府境內小有些名氣,是‘永平四秀’之壹。
至於另外‘三秀’則分別叫夏向維、孫知新、阮康平。
阮康平是舉人,五年前進京成了盧正初的學生,原本算是這四人中前途最遠大的壹個。
但如今盧正初身卒,四人的命運便仿佛像是要被重新擲壹遍的骰子……
胡敬事今天特地央求了他父親,本打算帶著夏向維、孫知新兩人見壹見最近風頭無兩的懷遠侯,當面質問焚屍殺人的舉措是否有不當之處。
但到了青龍河邊,他們聽到王笑的壹番奇奇怪怪的論述之後,三個年輕人彼此對視了壹眼,皆有些震驚。
“為什麽說妳們才是這個家國的主人?這是孔聖人說的,天下為公。並不僅是因為妳們人多,還有壹方面,妳們是真正創造了的生產力……這個詞可能太晦澀。換個詞吧,妳們實打實地生產出了糧食、衣物等物資,但不事生產的貴族卻能剝掠妳們的財富,這顯然不公平。那怎麽樣才能公平呢?需要更好的社會體制,確保‘按勞分配’……”
王笑試著用最簡單、最淺顯的說辭向這個時代的人們解釋。
這對雙方而言都是壹件很難的事。
此時此刻,他就像是壹個傳道士在向信徒布道。
“按勞分配是能比現在更合理的方式,那更好的方案是什麽呢?按需分配,就是……打個比方,等到很久以後,當我們有足夠的糧食,每個人能吃多少就拿多少。當然這只是個比方,遙遠到幾百年,幾千年,但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這句話顯然比他先前的所有理論都更打動人,人群中響起了驚嘆與歡呼聲,人們相互議論著,帶著驚訝而憧憬的語氣問道:“侯爺,真的會有那壹天嗎?”
“很難,但也許有。”王笑的手在空中虛壓了壹下,道:“我想說的是,社會是在進步的。比如古人沒有紙,現在有了。那以前的朝廷只代表世族、文大夫的利益,為何就不能有個朝廷代表妳們的利益?”
“我希望妳們抗擊女真、抗擊官僚,但我不希望妳們做這些的目的是因為效忠於我。這樣的信念不夠強大。真正強大的信念是什麽?是為了妳自己、為了對妳而言重要的人能有更好的生活。而更好的生活,是需要妳們自己去爭取的,明白嗎?”
有人問道:“可是,我們只是什麽都不懂的鄉下漢啊……”
“現在不懂,不代表以後不懂。”王笑道:“今天妳知道了‘人民自己可以創造更好的生活’,明天妳就可以懂的更多,也可以將這個道理告訴更多的人。越來越多的人明白這些,農民階級的力量就可以越強,這就好比是水滴與大海,也可以叫做群眾的力量……”
胡敬事聽著這些,不由高聲問道:“敢問侯爺,妳是想讓這些人效仿唐中元叛逆不成?”
王笑轉頭看了看他,玩笑道:“這位同誌提出的問題很好。”
胡敬事壹楞。
王笑道:“本質是不同的,唐中元要推翻的是楚朝,為的是讓他自己當皇帝。那,除了天子換壹個姓,與現在有何不同?他這是用破壞的手段,實現個人的功業富貴。而農民當家作主,是要用武裝、建設的手段,建立壹個為人民謀福祉的政權。”
夏向維眉頭壹皺,朗聲道:“侯爺怕是在異想天開吧?哪個王朝初立之時不是善待百姓?但時長日久,難保沒有如今這些亂象。”
“所以說,要讓民眾吃飽飯之後,還要有權力,選舉權、監督權等等,方法有很多……”王笑緩緩說著,努力用易懂的語言將這些東西講出來。
像壹個母親,將難以消化的米粒熬成糊,壹點壹點去餵她的孩子。
他自己也沒有壹個很系統的思想體系,也不知哪些是適合這個時代的、哪些是不適合的。大多時候只是想到哪講到呢,連“民族、民權、民生”、“三權分立”之類的東西都也提了提。
胡敬事、夏向維、孫知新三人卻是聽得極為認真。相比於那些軍戶,他們才是真正能明白這些內容背後蘊藏著什麽的人。
每每王笑說壹句話,他們便要沈思壹會,再提出新的問題。
時間便在這樣的問答中壹點壹點過去。
哪怕王笑臉上的神色平靜,但他心裏其實也很沒有底氣。他並不知道今夜這場談話能有多少內容能被人聽進去,也不知道它會給楚國帶來什麽改變,他自認為太過超前……
但這不重要,他真正的目的並不在這裏(重點)。
王笑認為自己說的這些東西太過超前,原因在於:高中歷史課本的敘述方式是以事件來的。比如,秦始皇只比劉邦大三歲,但秦與漢的敘述讓人以為他們相隔了壹個時代。同理,王笑先學了中國古代史,再學世界近代史,讓他下意識覺得自己的說法太過超前。
事實上,此時的華夏大陸已經落後。因為同時期的歐洲已經在壹百多年前就完成了思想解放的文藝復興,正在為思想啟蒙運動奠基。同壹年,在英國,反對君主專制的戰爭已經爆發,克倫威爾已經在馬斯頓草原之戰擊敗了王黨軍。
而同壹天,西方啟蒙思想的先驅——格勞秀斯,正從瑞典返回荷蘭,他的法學理論已經幫助荷蘭、英國成為新興的海權國家;第壹個近代唯物主義者——托馬斯·霍布斯,已經完成了《論公民》的創作,正在書寫他的巨著《利維坦》;現代自由主義之父——約翰·洛克,正在書桌前繼續他的學業,並不知道他的理論將激勵美國革命與法國大革命。
與此同時,東方的青龍河畔的這壹場談話堪堪發生。這其中有人苦心孤詣、有人若有所悟、更多人覺得百無聊賴,亦有人在心中冷哼上壹句“妖言惑眾……”
“我知道妳們聽不懂。沒關系,聽不懂才有敬畏……壹切都可成為武器。”王笑心道。
但好在,總有些王笑意料之外的事情正在悄然發生,哪怕它的影響在很多很多年以後才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