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劃責任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 by 怪誕的表哥
2021-10-24 10:08
王笑帶著三萬人千裏奔襲陷入重圍,半點行差踏錯便要誤了他們的性命,壓力自然很大,更大的壓力卻在於他不知道皇太極肯不肯回援。
而留守盛京的鄭親王濟爾哈朗也很頭痛,腹地遭到這樣的肆虐,他定是難辭其咎的。
但整個戰局之中,壓力最大的人,其實是千裏之外京城中的延光帝。
對於皇太極和他的大清朝而言,王笑再肆虐,終究也只是破壞,雖能帶來數不清的麻煩與憤怒,但三萬人損不了大清的根基。
但延光帝的楚朝,卻已有亡國之態……
……
京城。
陳圓圓覺得延光帝病了。
這位陛下越來越少說話,奏折也不摔了。更多的時候只是沈默地獨自坐在那裏,也不知道想什麽,自然也是很久沒笑過。
她問過禦醫,禦醫卻道:“陛下身體無恙,只是心思郁結……”
這是心病,陳圓圓不知怎麽醫,哪怕知道,她其實也醫不了。
她只好在這壹夜拉了拉郁郁寡歡的延光帝,問道:“陛下,夜深了……想嗎?”
延光帝轉過頭,縱使眼前人傾國傾城,他終究還是搖了搖頭。
“朕不想。”
“那……歇了吧?陛下昨夜就沒歇。”
“妳先歇吧,朕睡不著。”
“陛下聞聞臣妾香不香……”
袖子裏的瓷瓶晃了晃,陳圓圓扶著延光帝躺好,微微嘆息了壹聲。
壹個時辰之後,延光帝睜開眼,嘆息了壹聲。
又是徹夜不眠。
等宮內壹聲梆子響起,他起身,張開手任人再披上龍袍,像個無知無覺的木偶。
禦案上的早膳他看了壹眼,沒有去動。
早朝已經有兩日不開了。
重臣們拿不出主意,便也沒有聖意要在早朝上宣布。早早的,壹幹重臣便已等在皇極殿開小朝會。
延光帝遠遠便聽到裏面爭吵個不停。
直到他進了殿,壹群重臣才安靜下來。
“陛下。”
“免禮……開始吧。”
又要開始這該死的朝議。
先開口的是何良遠,他急道:“寧遠總兵蔡家禎投敵壹事請陛下速決……”
“還有,昨夜宣大的消息也進京了,五日前,唐中元逆軍在沙渦口渡過黃河,壹日連下三城,已攻下汾州、陽城、蒲州。臣請陛下速決……”
“朕知道。”
何良遠壹楞,復道:“請陛下聖裁。”
“妳讓朕怎麽裁?!”延光帝突然怒吼道:“壹日下三城?城中百姓翹首以盼他們的興禾皇帝,巴不得現在就讓朕去死,讓這江山社稷煥然壹新!這些,朕不懂嗎?!何良遠,妳讓朕聖裁?不如讓朕自裁以謝天下!”
他雖在吼,自己卻已紅了眼眶。
三城百姓開門迎唐中元,這在滿朝文臣看來只是‘大事不好’四個字,但他昨夜看到折奏時的感受卻沒有人能明白。
——朕自登基以來,夙興夜寐,兢兢業業,唯恐治理不好天下蒼生。黑發熬成了白發,也熬枯了自己,結果呢?這天下蒼生就是這樣對朕的?恨不能棄朕如敝屣?!
想到這些人跪在唐逆面前高呼萬歲的樣子,想到他們壹臉要過上好日子的表情。延光帝只覺如上萬根針在自己心上猛紮,恨不能紮爛了自己……
“朕未負天下人,天下人盡皆負朕!”
但他吼,依然不會有人明白他的痛。
群臣看他的眼神,顯然只覺得——“陛下妳這樣有失體面。”
呵。
何良遠沒想到今天第壹句話陛下就炸了,只好俯在地上道:“臣有罪,請陛下慎言。”
延光帝滿腔的忿郁便發作不出來。
反正也不會有人在乎這些,他只好再將這郁氣憋回去,揮了揮手,意興蕭索地道:“起來吧,妳說,要怎麽裁?”
何良遠應道:“眼下的問題是,不僅是山西戰事不利,薊鎮……怕是守不住了,張永年再次上書求援,請陛下調軍支援,今晨的消息……”
他說著,攤開手上長長的信報,眼皮顫抖了壹下。
“石門路徹底失守,參將尤世功戰死,全軍盡歿;臺頭路參將包毅投敵;燕河路失守,參將祁秉忠戰死;喜峰路失守,參將馬熠戰死……”
名單念了很久,殿中安靜下來,兵部、戶部、禮部官員皆嘆了壹口氣——殉國者的追封又是壹堆麻煩事……
何良遠還在緩緩念著。
“永平府陷落,壹片石、臺頭城、撫寧、東勝、昌黎皆已陷落……張永年已緊急移師興州……”
“朕是問妳怎麽辦。”
延光帝壹句話,何良遠額頭上的冷汗便流下來。
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逃唄。
但這話又不能說,他只好雙手將信報遞出去,大呼道:“臣請陛下治姚文華、王笑督撫不力之罪!”
“朕是問妳怎麽辦!”
“陛下!薊鎮十萬兵馬,遼東十萬兵馬,據城關要塞而守,恃火炮之利,為何打成這個樣子?姚文華與王笑先是臨陣換帥,致使薊鎮戰事糜爛;又不帶大軍回援薊鎮,未能集中兵力,給了建奴各個擊破之機;後又率錦州大軍棄城而逃,逼得寧遠、山海關陷入死地……今日之後果,盡是此二人之過失,臣請陛下重處!”
隨著這壹句話,殿中半數大臣跪倒在地,呼道:“請陛下重處!”
卞修永與壹幫還站著的文官相互對視壹眼,紛紛跪倒在起。
大家都沒辦法,不跪,等著當出頭鳥嗎?
“朕是在問妳們怎麽辦?!”
“請陛下下旨殺姚文華、王笑以儆效尤,振奮軍心、平息民憤,邊鎮將士方可勠力同心、奮勇殺敵!”
“如此棄城怯戰之主帥不斬,不以平軍心,請陛下明鑒!”
延光帝閉上眼,心中巨大的失落湧上來。
不會有人再給自己出主意了。
因為……所有人都沒辦法了,現在誰站出來出主意,誰便要擔亡國的罪名。
值此危局,滿殿群臣此舉看似荒唐。但他們的心思延光帝也看得分明。
無非是在大廈將傾之前,把罪責算清楚。
等以後他們投降了唐中元,便可大喊壹句:“看,是姚文華、王笑這些人毀了楚朝的社稷,不關我們的事。我們是受他們這些庸臣的牽連,不得已才投的。”
呵,君君臣臣……大難臨頭各自飛。
“薊鎮之局,皆系姚文華、王笑之咎,請陛下重處!”
殿中依然在高呼不止。
對於這些楚朝重臣而言,不論接下來陛下處置不處置,他們得先把這罪責喊到明確了。
延光帝便由他們去喊。
他默默聽了好壹會,忽然開口,卻是說了壹句不相幹的話。
“去,把羅德元找來議事。”
“陛下!羅德元官卑位淺,如何能參與小朝會?”
“朕要聽人說點公心公論!妳能來跟朕說嗎!?”
壹聲大吼,那說話的官員不敢再頂嘴,頭埋得更低……